個人知識管理 PKM

個人知識管理 PKM

人類的大腦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差別,在於發達的前額葉(prefrontal cortex, PFC),也可以稱做思考腦。因為強大的理解、推算、創意、發想等能力,造就了人類獨有的文明。

所謂的個人知識管理(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, PKM),就是利用大腦神經細胞的特性,打造一個系統性的方法,搭配工具(brain extension tools),讓本來分散的資訊,透過輸入(input)、整理(process)、應用(output)的過程,最終將知識牢固(內化)在腦細胞電網中的過程。

PKM framework currently

網絡搜尋(Google)與人工智能服務(AI engine)大大提升了知識取得的便利性。但大腦仍然需要透過學習來活化,產生新的迴路與連結,腦細胞才有實質的成長。善用我們人類發達的前額葉,也是身心健康(well-being)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
方法學旨在提供理論視角

第一步:輸入(input)

如果換算成數位資料來計算的話,我們的大腦每秒鐘約接受一千一百萬個位元(bits就是0跟1)訊號量,這包括了所有感官、外在環境的刺激,但我們可以專注的資訊量每秒只有50個位元,所以其實大部分的資訊都被大腦忽略了。

對於每天吸取的新知,靈光乍現的Idea, 如果當下沒有深刻的意義與連結,往往稍縱即逝。所以第一步:養成輸入的習慣!

Our brain is good at having ideas, not holding them

By David Allen(author of "getting things done")

輸入的重點在於建立關連性,一個是與你大腦既有的認知(cognitive schema)建立連結;一個是建立標籤(label or tag),連結未來欲使用時的大腦(cue)。根據未來產出計畫來建立分類或標籤,在輸入的時候就替未來用的情境鋪路(base on actionibility),是輸入的核心!

輸入的資訊來源一般分成數位(digital)跟紙本(analog)的,紙本上的筆記,可用手機拍照或手動輸入,上傳到使用的軟體服務,有利於未來的提取與應用。

第二步:整合(process)

大腦儲存資訊的方式,是透過一連串腦細胞放電(electrical pulse)的過程來完成的,知識是一份神經細胞電網的模型(pattern),而不是在特定區域腦細胞內建檔。電量越強、電網越大、放電次數越多,這資訊的儲存越穩固,也越容易提取。

0:00
/0:01

Neuron / Source

當知識的整理,是經過思考後,以你的觀點主動建構時,自發意圖(intention)與專注力(attention)會使得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增加(↑Ach, ↑ NE),可以想像成增強電壓一般,進而強化此資訊的腦細胞連結,這也是記憶在神經科學裡很有名的生成效應(generation effect)。

這個過程也可以稱作內化(internalization),會將新的資訊與既有的知識技能連結(cognitive schema)。

相較於純粹透過聽課或反覆閱讀,經過主動建構的知識,會有較佳的學習效果。

Long-term memory is created when short-term memory is strengthened through review and meaningful association with existing patterns and prior knowledge.

另外,我們的思緒與記憶都是脈絡式(context-dependent)相連的。所以選取的工具也要有提供脈絡連結的功能,才符合大腦的運作方式。

個人網絡知識 in graph view (Source)

主動生成的筆記(note making),是以自己的邏輯與口語,盡量精要簡短,一次講一個重要的知識,形成一個區塊筆記。區塊筆記(smart note)中的核心觀念(key concept),與其他筆記或專案互相連結(internal link),需要時叫出來可重複使用(idea recycling)。

雖然脈絡式筆記的特點就是不再依賴傳統資料夾階層(hierarchy)的概念整理,但如果你的產出主題明確,製作筆記時依然可以根據專案來存放(project over categlory)。目的在於當你下一步產出的時候,可以方便快速的從既有相關資料下開始,加上思緒串聯即可,有效減低阻力。

分類範例:1·Archive存放資料 2.In production生產中 3.Materials專案筆記 4.Resources資源筆記 5.Systems常駐系統 (Obsidian

最後一步,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:產出(output)

最後,把腦中知識的跟現實世界連結。過程中的實務問題,會運用大腦不同區塊的技能,進一步擴大網絡。得到的回饋則為新的資訊輸入,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(input-output-feeback loop),產生新的見解或發現盲點。也是我們大腦的創意(creation)與成長回饋(reward)發生的時候。我們的大腦需要這個循環,持續推動著腦細胞的豐沛茁壯。

Get things out of your head, or nothing happens in the outside universe.

打造自己的知識系統,是對你所學的一份掌控感。這是一個累積的過程,讓學習跟產出都更有效率。

大腦終將連上雲端

New human command system eventually (one day we symbiosis?)

隨著腦機界面(BCI, brain-computer-interface)的快速發展,最終人類的生物腦勢必會跟數位腦同步來做很多事。以前在醫院使用的腦波機器(EEG),訊號接收導極貼在頭皮外,也沒有機器學習(machine learning)的軟體輔助,在轉換腦訊號(pattern descrimination)上已今非昔比。

非侵入式的BCI因為訊號採樣的限制,目前仍以大動作為主。

Andini on Instagram: “Super excited to have begun working with neuro technology company @openbci ! The future of mind control is upon us! Here’s a simple demo, but let me know what kind of videos you want to see with them in the future 💪🏼 #mindcontrol #braininterface #thematrix #future #futureofliving #futureofwork”
1,200 Likes, 35 Comments - Andini (@annmakosinski) on Instagram: “Super excited to have begun working with neuro technology company @openbci ! The future of mind c...”

而植入式的BCI(e.g. Neuralink),因為訊號接收器更廣泛且接近訊號源(腦細胞的電化學迴路),猴子經過訓練後可以執行打字等更精確的判讀。

透過BCI,我們已經可以憑意念,控制連上線的電腦或各種裝置。如果想要反過來讓大腦接收東西,透過刺激腦細胞來憑空學習或創造記憶,都仍有許多基礎限制無法突破,離真實應用還有一段路要走。

最後還是老生常談一下。有健康的腦細胞才有做學問的本錢,生病的大腦用再多工具也是枉然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、規律運動、保持新事物的學習,才是我們打造知識的根基。